旧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观点
宋维明:行业高校发展需要一场革命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时间:2014-03-06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水平的行业特色高校的比较优势在于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学科集群建设先行以及基础平台扎实完备。
行业高校应坚守住行业主阵地,面向国家、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学科,通过不断地渗透、交叉、嫁接探索新兴学科的发展方向。
在新的形势下,行业高校该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加速发展?在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教授看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的行业高校,具有行业资源丰富、学科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显著等优势。行业高校要继续发挥传统特色学科的优势,深化内部机制体制改革,全方位拓展政产学研用合作空间,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
 
协同创新引发理念变革
世纪之交,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原有的大部分中央行业部门所属高校划归为直属教育部或者地方政府管辖。教育部72所直属高校中有33所是行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长期服务行业的办学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形成了围绕行业产业链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资源投入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办学模式。
如今,这类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虽不再隶属行业部门管理,但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较为集中的特色学科体系,在行业内拥有领先的科技资源和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宋维明认为,这类高校在发展中必须贴近行业需求,推进协同创新。
2013年4月,教育部首批认定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这标志着高等教育新一轮以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建设大幕的拉开。
宋维明看来,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将传统线性、链式的从科研理论到成果落地的固定静态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能动,多元因素互相配合的非线性、网络化的动态流动模式,有效激发了政府部门、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积极性。
“高水平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必须随之来一次革命。”宋维明说,“在此背景下,行业高校要清醒认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固有瓶颈,整合力量,创新发展。”
 
行业高校要强化三个意识
“行业高校要强化主动竞争意识、合作办学意识和区域服务意识。”在采访中,宋维明特别强调了这三个“意识”对于行业高校的重要性。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与原有的行业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之后,缺少行业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撑。因此,学校要强化主动竞争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宋维明表示,行业高校要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研成果产出等方式,不断求新求变,保持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从而在与众多综合性大学竞争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宋维明看来:“强化合作办学意识、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尤为重要。”经过高教管理的体制改革后,固有的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体制被打破,为高校深入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可以以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为建设基础,同时具有丰富的与行业部门合作的经验。“因此,行业高校应该在巩固这类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兄弟高校之间的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宋维明认为,行业高校最后一个需要强化的意识是区域服务意识,也就是说,行业高校需积极调整其服务方向。随着行业院校划归部属或地方管理,其单纯服务行业的职能定位逐步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国家、支撑行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多重角色。因此,宋维明表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需要在保持自身行业特色和创新优势的同时,逐步增加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行业高校的三大优势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水平的行业特色高校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宋维明给出的答案是:“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学科集群建设先行以及基础平台扎实完备。”
他解释道,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大都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学科设置多是围绕行业展开,在长期服务行业需求的过程中与行业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特色优势学科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风景园林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冶金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农业工程学;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等,都在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
此外,行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势学科集群,也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之一。宋维明说,在面向社会办学、服务行业需求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率先对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围绕行业发展调整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的自觉,对学科进行了调整和融合,学科集群建设程度较高。他举例解释道:“北京林业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内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校以国家和行业的高水平项目为牵引,促进林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水土保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优势学科集群。”
宋维明看来,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大多属于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范畴,基础平台扎实完备。他告诉记者,北京林业大学有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国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等五个国家级的科技平台;有以北京市实验室、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为主的数十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具有完备的体制机制和资源高度共享的体系,为学校的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
 
深化改革的三点建议
目前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大多完成了规模扩张的过程,正逐步转向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建设。要抓住协同创新的重大机遇,发挥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对此,宋维明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行业高校要借鉴国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他说,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创新型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主要载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提升创新能力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比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硅谷模式,日本的官产学研体系,德国的“知识––资本”互换模式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应该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通过构建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和政策制度,保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知识传播与转移过程的高度畅通,建立推动自主创新良性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宋维明建议,行业高校要积极构筑符合协同创新理念的体制机制。他认为,要在发展的程中逐步打破传统的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学科布局分散重复、科研成果自我封闭的状态。以开放共享的姿态,科学配置科技资源,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打破学科建设的藩篱,建立起以学术为纽带的无边界或者虚化边界的柔性创新组织,构建协同创新的共享机制,推动创新主体的深度联合,引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实验平台,缩短成果落地转化的时间,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除此之外,他指出,坚持行业高校个性化特色发展也很重要。“特色是行业高校的生存之本。”不过,宋维明提醒道,“协同”不等于“趋同”。在以往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下,“趋同”和“去行业化”成为主流,但在提升内涵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回归特色和个性应该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不二选择。
总而言之,宋维明对于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思路是:坚守住行业主阵地,面向国家,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学科,通过不断地渗透、交叉、嫁接探索新兴学科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过程中,行业高校要牢牢把握特色这一利器,发挥高校掌握的资源效用,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力有机结合,汇聚创新主体的力量,谋求更好、更快地发展。”宋维明说。(A2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韩琨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林业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65官网